|
北虫草菌种选育与工厂化栽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来源:原创作者:菇蕈通
![]() 关键词:北虫草菌种 , 北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 , 菌种退化 北虫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能,实现北虫草人工规模化栽培,对提高人民身体健康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菇园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原德州东方生物技术研究所)于2009年3月开始自筹资金研发的 “北虫草优良菌种选育及全天候北虫草工厂化栽培技术研究” 项目,三年来针对北冬虫夏草生物转化率低、北虫草菌种易退化、菌丝徒长不转色以及杂菌污染严重、工厂化栽培技术国内尚无专业设备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通过与省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采用我所独创的“活蛹体单孢复壮优选新技术”对菌种退化的遗传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找到了一种北虫草菌种退化与复壮的有效方法,在北虫草菌种的选育和防止北虫草菌种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幅度提高了北虫草人工规模化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及稳定性,为我国北虫草产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北虫草项目研究成果与成效 1、在北虫草栽培过程中,北虫草菌种的可靠性、稳定性、丰产性是成败的关键的关键。众所周知,在北虫草的繁育过程中,其遗传性状极不稳定,受环境、营养和繁殖代数等影响,北虫草菌种退化和变异不可预料的随时出现,因而往往给北虫草产业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因此,我研究所发明的“活蛹体单孢复壮优选新技术”,彻底解决了北虫草菌种退化这一多年来的重大难题。 我国目前北虫草育种多采用野生菌株子实体分离、多孢或单孢在PAD培养基上育种,其结果极不稳定。我研究所采用的“活蛹体单孢复壮优选新技术”,能在短时间内(30天左右)优选出出草率100%的新菌株。采用该项技术新选育出的北虫草菌种在F2---F3级状态下,北虫草出草率及生长势处于峰值顶级状态,为北虫草稳产、高产、优质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该项北虫草育种技术技术属国内首创,科技含量高,是北虫草产业中的核心技术。该项技术的发明,将为我国虫草产业的发展向前推进一大步。 2、北虫草实验优化了培养基配方和栽培条件。采用正交法分析大米培养基、小麦培养基、大米蚕蛹混合培养基及多种谷物混合培养基等对北虫草的生物转化率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北虫草子实体虫草酸和多糖的含量,选择最优的北虫草培养基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以低成本获得高收益。同时针对温度、水分和湿度、空气、光照、酸碱度等因素对北虫草栽培产量的影响进行正交试验研究,优化出最佳的人工栽培北虫草条件,明确环境因素的最优值。 3、研发出了适宜北虫草菌种复壮方法。针对常规的北虫草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虫体回接法、北虫草培养基驯化法等复壮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北虫草菌丝生长与转色试验、子北虫草实体栽培等对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获得适合于北虫草菌种复壮的较好方法,从而使北虫草菌种优良菌株的性状相对稳定,降低了规模化栽培北虫草的风险。 4、研发出了“北虫草专用的防污染栽培装置”(见附件),该装置采用全封闭、附加配置可移动、全程通风式设计,接种安全迅速,便于操作。这不仅有效地保障了接种北虫草的成功率,同时还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北虫草装置的外形为长方型,这不仅能充分有效地提高床架的利用率,而且也便于规范化管理,为工厂化大规模栽培北虫草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栽培装置。 5、为满足工厂化大规模栽培北虫草研的需要,研发出国内首代装料流水线、接种流水线及小型电动接种机(见附件), 二、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北虫草项目组开发的北虫草菌株质量稳定,技术成熟,依照项目技术生产的北虫草经农业部食用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检测,其农残、重金属、细菌、微生物等多项卫生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此外,经理化指标检测发现,北虫草中虫草酸、虫草多糖、虫草素的含量,与冬虫夏草相近,是冬虫夏草的最佳代用品。 北虫草工厂化栽培以小麦、大米等农作物为培养基,生产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并可再生循环利用,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并可带动食品加工、北虫草机械、饮食服务等多个行业的联动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上一篇: 蛹虫草工厂化栽培对环境要求的研究
下一篇: 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培训教学实施方案
|